一、个人基本情况
姓名:杨红文
职称:副教授
学历:博士研究生
工作经历
2007.09-至今 永利集团3044 3044永利集团 食品系,教师。
二、主讲课程
《食品微生物学》、《食品营养学》、《食品添加剂》、《食品营销学》、《饮食与健康》等。
三、主要研究方向
创新型食品研发、植物天然功效成分研究。
四、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
主持的项目:
1.2008.8-2011.7:福建省抗菌中草药的初步研发(福建省青年创新项目No.2008F3111,省级,主持,已结题),4万。
五、专著与教材
1.参编普通高等教育食品类专业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《食品添加剂》(独立编写食品香精香料一章,2.7万字),主编:刘钟栋,刘学军. 郑州大学出版社,2015.4。
2.主编《食品添加剂》教材(35万字).厦门大学出版社,2025.9。
六、主要代表性论文
1. Yang H. Conserved or Lost: Molecular Evolution of the Key Gene GULO in Vertebrate Vitamin C Biosynthesis. Biochem Genet. 2013,51(5-6):413-425.doi: 10.1007/s10528-013-9574-0(SCI)
2. HW Yang, T Xia, ZL Chen, SQ Feng, Y Peng, L Zhou, L Gan, ZQ Yang. Cloning,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and expression patterns of porcine Kruppel-like factor 4, -5, -7 and the 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 2. Biotechnol . lett. 2007 Jan;29(1):157-63 (SCI)
3. 彭敏,杨红文*,陈知龙. 阿维链霉菌aveC基因缺失对产素调控的研究.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,(2):63-66(并列第一作者)
4.杨红文,艾玲,雒秋江.苦豆子等新疆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.安徽农业科学,2008,36(29):12745-46
5.杨红文,艾玲,雒秋江.黄芪·蒲公英等中草药配伍对肉仔鸡生长保健性能的影响.安徽农业科学,2008,36(36):15898-99
6.杨红文,艾玲,雒秋江.辣椒粉、大蒜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.中国家禽,2008,30(19):48-49
7.杨红文,艾玲,雒秋江.大蒜等12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实验.时珍国医国药,2009.20(9):2209-2210
8.杨红文,肖春如,黄明圈等.白花蛇舌草、穿心莲、苍耳和贯众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.九江学院学报,2009,28(6):60-62
9.杨红文,谭勇.链霉菌次生代谢中A因子级联调控研究进展.长江大学学报(农学卷),2010,7(1):74-78
10.杨红文,艾玲,雒秋江.蒲公英、黄芩等8种中草药的配伍体外抑菌实验研究.辽宁中医杂志,2010,37(3):502-503
11.杨红文.猪Klf4、Klf5和Egr2 基因内含子的克隆及进化分析.莆田学院学报,2010,17(5):41-44
12.杨红文,胡彩艳,汤雯君等.瞿麦、地榆、没药和紫花地丁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.宜春学院学报,2010,32(12):89-90
13.杨红文.猪Klf4、Klf5、Klf7和Egr2 基因扩增及在前脂肪细胞3T3-L1中的表达.江苏农业学报,2010,26(6):1264-1269
14.杨红文,金丹.哺乳动物Gpx基因家族进化选择和功能分歧研究.重庆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2,29(2):30-35
15.杨红文,陈知龙.分歧多于保守:人、小鼠、大鼠和猪中klf家族进化分析.云南农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2,27(4):508-514
16.杨红文. 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之融会贯通法初探.教育教学论坛,2017,(7):85-88
17.杨红文,武毅勋. 中华芦荟多糖醇提法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.食品工业,2018,39(8):75-78.
18.杨红文,彭福润.纤维素酶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.食品研究与开发,2022,43(04):64-69.
19.杨红文.莲雾果实和叶片活性成分的功效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.食品科技,2022,47(02):262-267.
七、发明专利
1.一种防粘菜刀(实用新型 ZL 2017 2 1874418.0;授权公告号: CN207724349U;申请日:2017.12.27;授权公开日:2018.8.14)
2.一种果蔬压丝器(实用新型ZL 2018 2 0485547.9;授权公告号: CN208677188U;申请日:2018.4.8;授权公开日:2019.4.2)
3.一种服装用途防蚊虫的绳网纱(实用新型专利号:ZL 2018 2 2101456.3;申请日:2018.12.14;授权公告号: CN 209505110 U;授权公开日:2019.8.2)
4.一种夹环式剥栗器(实用新型:ZL 2018 2 1897081.X;授权公告号:CN209695010U 申请日期:2018.11.16;第一次审查意见日期:2019.7.15;授权公开日:2019.11.29 )
八、获奖情况![]()
1.《白花蛇舌草、穿心莲、苍耳和贯众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》获福建省科学基金研究会医药领域优秀论文奖(闽科基研[2011]03号)。